幼兒發燒怎麼辦?近半數家長處理不當!

 

 

 

今日看報導指出,經小兒科醫師調查發現,逾半數的家長在小孩發燒時都以不正確的方式來退燒,一般來說除腦炎、腦膜炎等疾病外,普通的發燒並不會傷害到腦部,錯誤的退燒方式反而會使病期延長,對幼兒的身體造成傷害。調查中指出,處理方式上,近六成的家長在幼兒發燒時會緊張的先給退燒藥退燒,三成的家長會使用冰枕或退燒貼布,一成會使用溫水洗澡,但這些做法使用錯誤不僅違反人體自我修復程序,更有可能對幼兒造成藥物以及神經上的傷害。例如醫界數據顯示,每顆退燒藥可降低0.5~1度,有時候吃完退燒藥不見效,有些家長會再次用藥或使用塞劑,最後急診就醫後才發現,不僅燒沒退,反而量到肝指數已到危險程度,險些爆肝。

由於人體為恆溫動物,只有在當身體受到細菌或病毒入侵體內時,免疫系統便會與之對抗而產生發炎,便以發燒表現在外,可以說發燒即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。人體在這段期間也會因為提高體溫而有畏寒的現象,若是在此時以冰枕或是退燒藥等物降溫,反而會違反生理機制而延長發燒時間。當發冷過後,人體便會開始有手腳發熱、心跳及呼吸加快等反應,此時便可以開始採取退燒的手段,但要注意冰枕與體溫落差太大,容易因刺激而引發神經及腦部的高壓,建議可採取棉花刮痧的方式來處理。

以棉花刮痧來處理幼兒發燒,有以下幾點優勢:
1.
符合人體自然機制,不以外力強制退燒。
2.
器材只需要脫脂棉、無刺激性的介質和幫助孩子心意,沒有退燒藥帶來的肝腎損害或冰枕造成的神經高壓問題。
3.
自古人們即以酒精擦拭表皮來開啟表皮層,幫助皮膚散熱。在此利用輕柔的棉花來處理,不僅同樣有散熱的功效,更可達到排毒、紓緩神經的功能,並且可以天然無刺激性的介質來代替酒精,屏除因頻繁使用酒精,使毛細孔擴大的問題。
4.
可配合互助DIY動作,協助身體免疫系統正常運作,減少病程。


所以一般發燒時可以先不必急著就醫投藥,可先依照人體自然機制處理,只要身體獲得妥善的休息與調理,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後即可痊癒。但如果持續高燒不退(如經過六小時仍無退燒跡象),已超過人體正常修復程序,建議也應迅速就醫查看病因,才不會耽誤寶貴的就醫時間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豆仁的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